篮球 足球 综合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综合

全运会爆冷夺冠后,他说:体育并非无用,而是我人生的底气

时间:2025-11-21 03:25:31 来源:新东方



《从此,世界在我面前》

START

READING

| Character Introduction


傅林琪

2003 年出生,江西人

高中就读美国欧卡诺高中

本科就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现在南加州大学攻读硕士

“我最喜欢拉菲尔・纳达尔,

他的动作不是最优雅的,

他的身体构造也不是最理想的,

他在赛场上,

就是用坚持不懈的奔跑来拼每一分,

用坚忍不拔的精神去摧毁对手。

他是西班牙的斗牛士精神。”

——傅林琪

前两天,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山东队在决胜盘实现逆转,以3比2战胜河北队夺冠。比赛瞬间冲上热搜,评论区里,“太燃了”、“陈梦归来,依旧辉煌”的欢呼不绝于耳。

然而,在一片沸腾的庆祝声中,有这样一条评论却格外刺眼:

“看完比赛热血沸腾,结果回头发现体育课又被占了,没事,反正体育又不给高考加分。”

这句话戳中了许多人的共同记忆——那些年“被生病”的体育老师,以及高考后选择专业时“体育好能当饭吃吗”的现实质疑。它揭示了一种普遍的困境:我们热衷于为远方的金牌欢呼,却常常习惯性地将体育从自己的生活中剔除,因为体育无用。

但傅林琪的故事,为这种困境提供了一个出口。15岁,他已拿到网球全国前八,却在长身体的关键期遭遇撕裂伤,职业梦碎。没有中考成绩、没有退路,他三个月内考到语言成绩,飞赴美国,七年后,他以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全额奖学金毕业生的身份站上领奖台。

作为一名运动员,他在高中阶段有太多“课”需要补,他也独自面对过太多困境的时刻,但他却说,恰恰是体育给他带来了可以奋斗的身体,恰恰是运动给了他应对挫折的韧劲,他虽然没有走上体育的领奖台,但体育塑造的强健体魄、坚韧精神,真正给了他长远的、面对人生所有难题的底气。

01 一半考场、一半球场

孩子出生后,父母通常会让孩子抓个周,但傅林琪的 “抓周” 来得晚了些,“我 7 岁的时候接触了网球,因为之前打过羽毛球,所以我一下子就爱上了打网球。” 为了更系统性地学习网球,在他 10 岁那年,傅林琪的父母带着他,举家从江西景德镇搬到了深圳,并给他报名进了一个专业网球俱乐部,林琪小学生涯的最后两年,过上了一半考场、一半球场的生活。

傅林琪报名的网球俱乐部位于深圳郊区,距离他读书的学校,开车要 40 分钟。“每天上午在市区上学,中午吃完饭后,妈妈开车送我去郊区参加训练,每天晚上 9 点才能到家。”这样的奔波并没有让傅林琪 “吃尽苦头”,反而到了初中的时候,他下定决心要将网球当作自己的职业,“我当时的梦想就是打网球职业比赛。”


傅林琪体能训练初期

傅林琪的决定意味着更刻苦的训练,以及更高效的学习,“家里当时对我的要求就是不能完全放弃学业。” 因为家人不希望他没有文化。想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为了打职业比赛,他的初中阶段几乎是脱产训练,但为了保障文化课,傅林琪还是会在每天长达七个半小时的训练后,再拿出两个半小时学习。听起来有些辛苦,但傅林琪乐在其中,“我其实不大喜欢手到即来的事,太容易就会没意思。”

他喜欢这种竞技体育带给他的攀登感,“你会渴望变得更强、渴望变得成功,你会参加一些比赛,你会渴望得到一些名次。”但傅林琪的表达,激发起了我的好奇,竞技体育里会有排名,会有大家之间的比较,在学业里其实也有这种名次和比较,但这里面有一个微妙的差别在于,为什么学业中的名次和比较会让人觉得很累、很卷,但在竞技体育里的排名和比较,却让人感觉更加激动人心呢?我向傅林琪提出了我的问题。

“我还真有一个比较确切的答案!” 傅林琪给了我答案,

“其实竞争意识是人类的天性,在竞技体育里,你只受体育规则的约束,这最大限度地释放了这部分天性,你会主动去竞争。但在传统义务教育里,学生是被动去接受这种竞争。”

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傅林琪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竞技体育中,对方可以被当作纯粹的对手,在那场短暂的赛事中,就能获得竞技的结果。但在学校里,孩子的竞争对象是他的同学、朋友,孩子要想获得名次,就需要打败他们,但孩子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败他们,因为他竞争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老师和家长跟他说,你要学习好,才能在高考的时候考个好学校,这样才能找个好工作。但这对孩子们来说完全没有说服力,他们才七八岁,他们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找个好工作,他们只想放学多和朋友玩玩,或者多踢会足球

我想起我们读书的时候,我们之所以努力,也并不是为了要击败身边的人,而是因为在那个年代,如果能考上大学,确实就会改变命运。但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所谓的生存问题、物质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了,“学习改变命运” 那种 “用学习成绩改变命运” 的原始内核也随之瓦解,替而代之的是 “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练就的能力而掌控人生”


傅林琪的父母也有着同样的认识,所以他们对傅林琪的成绩要求从不会太高,“我只要 85 分以上就 ok 了,只要能展现出我是能学习的,就够了。”他还提到自己妈妈的趣事,某次晚上 9 点了,妈妈让他上床睡觉,但他誊抄古诗的作业还没写完,妈妈直接就让他睡觉,然后帮他把作业写完了,“结果我妈的字比我的还丑,第二天就被老师骂了。”

02 从球场到美国

按理说,傅林琪在选择职业网球赛道之后,就应该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但在他初三的时候,他却突然放弃了这条路径,转而留学美国。“为什么后来放弃了呢?” 听到我的问题,傅林琪停顿了片刻,脸上写满了遗憾,“其实有很多原因,本身我的身体构造就并不是特别适合,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有抽动症,在面对很大压力的时候,我的身体会不受控地抽动。” 傅林琪盯着屏幕,思绪回到了曾经为之努力的赛场,“哪怕我状态非常好,也很有信心,但一到场上,我的身体就不听指挥了,真的很无奈。”

为之努力了很久的梦想,在拼尽全力之后终于可以看见它,碰到它的时候,却发现那不过是海市蜃楼。不可触碰,也无法触碰。因为太能理解这种感觉,我一时不知道如何继续后面的话题,傅林琪却在这个时候笑了笑。“不过我的成绩一直都还不错”,他的神情轻松下来,“我当时年终排名 20 多,成绩还蛮好的,只不过我的队友们更厉害,或者排名前五前十,或者能拿第一。” 虽然傅林琪说自己已经释然,眉眼间却难掩失落。多年的努力说放弃就放弃,在当下那一刻,他又是怎样面对的呢?


傅林琪在网球场上

在网球界,14、15 岁是一个分水岭,或上高中继续学业,或直接走上职业道路。而傅林琪当时的选择,是最后拼一次,“我想拼到高中结束,再去做这个选择。” 而且因为自己去过很多国家打比赛,所以傅林琪对于这个 “选择” 也有自己的想法,“要么走职业,要么去国外留学。”但世事难料的是,在他 15 岁正好长身体,进步也最快的时候,他受伤了。

这个在他看来并不算严重的撕裂伤,让傅林琪被迫休息了三个月。看着自己和别人之间原本缩小的差距又渐渐拉大,他的内心充满了犹豫,想要成为网球职业选手的一腔热血,也在这三个月里慢慢冷却下来。“综合当时所有的情况,我就想,反正我也想高三的时候去国外留学,不如就提前到现在吧。”

于是,在上初三那年,傅林琪决定出国留学。他不确定要去哪一所学校,没有中考成绩,没有 SSAT,没有完备的申请资料,从决定到出发,他只用了不到 3 个月。申请流程的过于顺利,让傅林琪觉得,这可能是因为学校对自己网球运动员身份的看重,“很多电影里,在美国高中,体育特长生很受欢迎。”


美国欧卡诺高中录取通知书

因为中美教学节奏的差异,傅林琪到美国后,是以插班生的身份从高二开始学起。“那时候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了,作为插班生,大家其实不会主动把你拉到圈子里,”他回忆着自己当时面对的情况,“后来我加入了学校足球二队,他们看我运动能力还不错,就慢慢接受了我,开始带着我一起玩。” 再后来,他代表学校参加网球比赛,以 “第一男单” 的身份拿到了男子网球的弗吉尼亚州的州亚军,傅林琪成为了毋庸置疑的校园明星。

在我过往穿越美国名校时就已经发现,在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占据了极高的位置,一方面竞技体育能成就良好的体格,另一方面则是磨砺人的意志。就像傅林琪的故事一样,他每天 7 小时训练后仍坚持学习 2.5 小时,面对抽动症和伤病的巨大打击后重新站起,在美国高中作为插班生融入并取得网球佳绩……坚韧,是傅林琪身上非常耀眼的品质。这种在体育中千锤百炼出的毅力,在他转换赛道 —— 留学、适应异国文化、攻克学术难关时,成为了他最强大的武器。

这也难怪在美国,体育运动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只有在这样能磨砺意志的爱好中,才能收获不屈不挠、延迟满足、抗压抗挫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应对人生任何风浪的 “通用货币”,远比单一技能或分数更宝贵。

傅林琪对美国高中生活的看法也与其他人不同,“大家都说国内卷,我觉得美国更卷。”在他的观察中,国内中学还是希望学生可以 100% 以学业为主,而在美国,大家不仅要文化成绩好,还要有课外活动方面的积累,“而且因为平时分很重要,所以他们得四年如一日地去坚持,” 傅林琪想了想补充说,“就我所看到的,越是好的学校,越是精英教育,就越卷。”

这与美国大学的筛选机制有关,因为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他们通常不会只看学习成绩,还会看学生在体育或其他方面的表现,但即使身处强大的竞争中,傅林琪还是在高中毕业后,不出意外地考上了非常不错的学校 ——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或许正如他所说,当网球这项运动给他锻造出了坚韧与毅力,在面对任何事情,包括学习的时候,他都会有充分的信心去应对。

03 为 “人生” 的赛事

看着眼前的傅林琪,我总会不自觉流露出欣赏的表情,他才 20 岁出头,但已经有了自己清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他还具备一项在当今时代下极为缺乏的能力 —— 坚韧。我相信这些观念、能力的获得,一定离不开竞技体育对他的锻造,但我也不得不感叹,即使在对话过很多留学生,听到了许多故事之后,傅林琪能成为现在这样积极向上的状态,离不开他接受的与众不同的家庭教育。


男孩在成长的路上,更多会受到来自父亲或者男性长辈的影响,而在傅林琪家中,则恰恰相反,是妈妈和姐姐在不同阶段,分别承担起了这份责任。10 岁那年,因为好奇大城市的网球氛围,傅林琪跟随妈妈和教练一起到深圳参观,仅用三周时间,就决定要转学到深圳。妈妈对他的决定表示全力支持,很快就在当地租了房子,并为他找了一所私立学校,“当时我爸在老家做生意,这些事是我和妈妈做完决定后告诉他的。” 傅林琪笑着解释,“他永远都是被动接受我们的一切决定,主要负责掏钱,包括后来我决定去美国留学也是这样。”

10 岁,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敢做出异地转学的决定?我好奇地问。“我妈妈也是一个比较喜欢探索的人。” 傅林琪回忆起了自己的小时候,

“而且我觉得我妈真的很牛,我小时候我妈就让我坚持了两件事,一个是早睡,一个是学英语,小时候我不理解,现在我理解了,就是因为小时候早睡,我现在才会有这么好的精力,在美国读高中的时候才能赶上文化课;就是因为一直都在坚持学英语,所以我想留学的时候才能在短时间内考出语言成绩。”

父亲为傅林琪带来了选择的底气,妈妈则给予了基础和空间,而姐姐带给他的,则是对更广阔世界的好奇。“我小时候,她在中国人民大学读 2+2,假期会从北京带很多礼物给我。” 那些礼物中,有很多是在景德镇看不到的,它们就像一颗颗石子,一点点为傅林琪敲开了去探索远方的大门。

等到自己升入了初中,姐姐已经在澳大利亚开启了新的学业,虽然自己没有去过澳大利亚,但姐姐探寻远方的脚步已然在他心里种下了远行的种子。更重要的是,当他真正出国留学后,当他面临着所有留学生都会面临的孤独感时,是姐姐陪伴和引导了身处迷茫之中的他,“我们暑假一起去越南玩,我和她就说了自己的感受,后来她给我买了十本书,交代我务必读完。”

傅林琪说,那些书让他受益良多,他变得更理性,更追求自我的成长,从此再也没有感到孤独过。“直到现在,我也会向她请教很多事,我真的很佩服她”,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语速慢了下来,带着几分温柔,“她经历过很多事,甚至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但她从没有放弃过,每次都是站起来,然后继续向前走。” 姐弟情深扑面而来。

讲到这里,我才意识到,傅林琪最喜欢的,就是时刻保持坚韧,如同他在采访一开始提到的那位网球明星一样。

“我最喜欢拉菲尔・纳达尔,他的动作不是最优雅的,他的身体构造也不是最理想的,他在赛场上,就是用坚持不懈的奔跑来拼每一分,用坚忍不拔的精神去摧毁对手。他是西班牙的斗牛士精神。

我相信,这种他欣赏的精神,并不只来自于纳达尔,不只来自于自己在赛场中的奔跑,不只来自于自己手中的球拍,也来自于他可爱的妈妈、踏实的爸爸,以及他口中坚韧的姐姐。而当他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支柱,面向未来的时候,他在这场关于 “人生” 的比赛中,只会赢得属于自己的胜利。


我们新书上市啦!!!

本文内容节选自新东方CEO周成刚老师的新书——《从此,世界在我面前》

200余位候选留学生、50段深度采访、百万字素材,最终沉淀下30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链接了解详情~


更多好看的


标签 体育

上一篇: 王欣瑜一日双败让广东全运会网球38年冠军荒继续,网友称意料之中

下一篇: 最新,收官来了!

热门数据

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集锦

热门TAG

阿德莱德彗星 耶夫勒 灵魂 海报 转播 体谅 尼日利亚女足 避免 国际赛女 特拉斯卡拉 内容 衰落 卢贝拉 森科维斯 奇迹 爆发 辛苦 奥卡胡联 挣扎 缅甸大学 惦记 细活 西装 耳塞 德乙 nba球赛 就要直播nba 教练也疯狂 张伟丽vs罗斯直播 湖人掘金西决直播 98nba 火箭vs76人 山东VS广东 热火vs公牛第五场 阿森纳重返前四 阿森纳vs赫尔城 曼城vs莱斯特城 埃弗顿vs切尔西 曼城皇马欧冠半决赛 c罗中国行 2016欧洲杯赛程 切尔西vs马尔默 nba热火vs篮网 ac米兰vs利物浦 2022中国女篮决赛直播 法网2023直播 JRS免费体育直播 2014年nba总决赛 布鲁克-洛佩斯 虎扑篮球

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21-2024 24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13576号-1

网站地图